2025-06-24

纳米体育-追求健康,你我一起成长 – 去年四大城燃龙头温室气体排放量均现下降 | ESG信披洞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田鹤琪 城燃企业不仅是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输送者,更是城市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直接关联者,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备受关注。 截至目前,国内四大城燃企业均发布了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及可持续发展相关报告(下称ESG报告),它们分别是港华燃气在中国大陆的附属机构港华智慧能源(01083.HK)、昆仑能源(00135.HK)、华润燃气(01193.HK)、新奥能源(02688.HK)。 在报告篇幅上,华润燃气篇幅最长,为174页,其次是港华智慧能源,有161页,两家篇幅虽长,但披露关键环境绩效指标相比昆仑能源和新奥能源相对较少。新奥能源与昆仑能源分别为137页和132页。 四家企业均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这一关键指标,且均包含范围一和范围二。 根据国际排放核算工具温室气体(GHG)核算体系,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量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所产生的直接排放量;范围二是指公司消耗的外购电力、热力或冷源产生的间接排放。 制图:田鹤琪 具体看,昆仑能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四家之首,为159.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下降1.5%。其中,范围一4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110.4万吨二氧化碳当。 新奥能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0.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减少12.4%。其中,范围一10.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10.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华润燃气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下降10.8%。其中,范围一3.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港华智慧能源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少,为7.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减少26%,在四家中降幅最大。其中,范围一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2.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值得一提的是,四家城燃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均较上一年有所下降,企业减碳效果显著。 …[...]

Read More
2025-06-24

oe交易所 – 安全高效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 光伏进入存量时代,正泰战略重心转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去年中国光伏装机需求277 GW,今年肯定会下降。今年‘531’节点前,光伏已抢装约100 GW,预计全年新增装机在200-220 GW左右。” 近日,在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下称SNEC展)期间,正泰新能源董事长、 正泰新能董事长兼总裁陆川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对今年光伏装机需求做出预测。 今年初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136号文)指出,未来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给新能源光伏市场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陆川认为,136号文对光伏影响虽大,但却不及2018年“531新政”。 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加速光伏发电补贴退坡,使得光伏产业面临调整重压。 七年后,国家再出台关于光伏领域的重磅文件。在陆川看来,业内对136号文的出台早有心理准备,且这份文件也为行业指明了发展机制:136号文正式宣布了清洁能源作为主力电源,将走市场化道路,风电和光伏还有效率提升和降本的空间。 也正是因为新政的出台,促使包括正泰集团在内的光伏企业做出战略改变。 正泰集团业务庞大,在新能源领域有专注电站开发的正泰新能源,专注电池、组件业务的正泰新能,也有主营户用光伏的正泰安能,还有聚焦逆变器和储能业务的正泰电源等。陆川在这些旗下公司均有任职,主抓正泰集团的新能源业务发展。 陆川表示,在新变局下,行业整体面临转变的压力,尤其是制造端,他将正泰的业务分为了六大板块,并总结为“昨天、今天和明天”。 其中,“昨天”指两大制造业,组件和逆变器、储能业务,这两部分都属于硬件端。陆川认为,硬件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严重。以前,光伏行业习惯了30-40%的年均增长率,但目前需求没有增量,甚至是萎缩的状态,不升反降。 “光伏的‘增量时代’过去了,现在是存量时代,此时产能已不再是企业追求的。”陆川称。 …[...]

Read More
2025-06-24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 近90万亿美元!亚洲2050净零增长目标需巨额能源投资

图片来源: 2025亚洲能源论坛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慧 “亚洲要想在2050年实现净零增长的目标,至少需要88.7万亿美元(约合637万亿元人民币)的能源支出,包括对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投资。” 6月16日, “2025亚洲能源论坛”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开幕,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下称马石油)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丹斯里陶菲克在开幕式上作出上述表示。 本届亚洲能源论坛将举办三天,主题为“实现亚洲能源转型”。据主办方介绍,该论坛设置了50多场战略对话,主题包括能源转型、地缘政治、可持续发展及创新和人才等。 国际能源署今年发布的《全球能源评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长2.2%,增速超过2013-2023年间1.3%的年平均增长水平。在能源需求增量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需求增量仍占80%。 另一方面,全球碳达峰仍未到来,2024年全球碳排放量378亿吨,较2023年增长0.8%,创下历史新高,全球能源转型的紧迫性加强。 “亚洲将在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目标中发挥关键和核心作用。”陶菲克称,因为亚洲是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中心。预计到2050年,亚太地区的人口将增至52亿,该地区能源需求占到全球的一半,同时贡献了全球约6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亚洲要实现公正、公平的能源转型,离不开投资。“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清晰连贯的金融架构,激发投资者信心,动员更多资本流入整个地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在当天的开幕式上也作出表示。 据其介绍,东南亚地区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包括越南的风能、老挝的水电、马来西亚的太阳能和印度尼西亚的地热能,但2023年,东南亚地区仅吸引了全球清洁能源支出的2%,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 安瓦尔称,马来西亚正在通过企业可再生能源供应计划(CRESS)等政策,来解决这一差距。CRESS计划开放了电网接入,允许企业直接从可再生能源发电商中采购能源,从而推动市场的多元化和竞争。此外,马来西亚也正在通过绿色技术融资计划等机制,激励更多的绿色投资。 在安瓦尔看来,推进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柱,还包括升级电网,以及提高现有能源系统的效率和减少排放。 目前,马来西亚国家电力公司(TNB)已承诺430亿令吉(约合728亿元人民币)用于升级国家电网基础设施,并计划结合人工智能和储能,为未来建立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能源系统。 …[...]

Read More
2025-06-24

非凡娱乐-电子娱乐平台游戏-非凡娱乐官网 – 年产万台挖掘机销往190国,实探卡特彼勒在华首个制造基地 | 碳访

卡特彼勒挖掘机,拍摄:高菁 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穿过二楼的参观走廊,进入一楼车间,一股重工业的气息迎面袭来。 与此同时,视线被悬于头顶的轨道吸引——巨大的桁吊机在天花板之下沉稳滑行,每一次无声的移动,都承载着难以想象的重量与精密指令。 车间走道上,大小不一的自动引导搬运车(AGV)背着部件、材料灵活穿梭。约两三米长的结构件整齐排放着,如同等待组装的巨人骨骼,静候着下一道工序的召唤。 卡特彼勒挖掘机应用沙盘,拍摄:高菁 这里是卡特彼勒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生产制造型企业——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下称卡特彼勒徐州工厂),每年有上万台型号各异的挖掘机产品,从这个37万平方米的厂房走向超190个国家和地区。 卡特彼勒是全球工程机械龙头,产品包括矿用设备、非道路用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工业用燃气轮机以及内燃电传动机车等。 今年是卡特彼勒公司成立100周年。上世纪70年代,卡特彼勒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有约20家制造工厂,2个研发中心,2个物流和配送中心,本地员工达到1.2万人以上。 目前,卡特彼勒已在中国培育了本土供应链,推动本土行业整体发展。据卡特彼勒工厂运营副总裁马建平介绍,过去数十年来,卡特彼勒在中国的供应商已从最初的5家增加到今天的约700家,为卡特彼勒供应关键零部件。 卡特彼勒徐州工厂成立于1994年,目前已经成为卡特彼勒在华的旗舰工厂,同时也是卡特彼勒全球生产基地中挖掘机型号覆盖范围最全面的一家。 卡特彼勒徐州工厂目前生产12-101吨全系列液压挖掘机产品,覆盖39种型号,包括主要参与到铁路、管道运输、机场等工程建设的Cat® 320挖掘机、新款国四Cat 355挖掘机,以及超大吨位挖掘机Cat…[...]

Read More
2025-06-24

悟空体育官网 | WUKONG SPORTS-官方集团平台 – 施耐德电气押注中国新能源市场:SNEC参展面积翻倍,首发储能技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当前新能源市场不断有企业被淘汰,我们希望五年或十年之后,施耐德电气依然能够在新能源行业中走得更久更远。” 6月10日,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低压业务行业应用与创新负责人梁超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梁超表示,中国新能源行业是受政策、市场双轮驱动的行业之一。政策变动往往能快速引领行业方向,但长期来看,企业还必须能够经受住市场的检验,唯有此才能生存下来。 他指出,如何能够在新能源行业深度竞争之中存活下来,是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梁超看来,新能源市场面临安全、经济和绿色“不可能三角”的挑战。身处其中的施耐德电气,也不得不在三者间寻求平衡。 施耐德电气是法国一家跨国电气企业,成立于1836年,主要产品包括断路器、传感器、控制器等,应用于能源设施、工业、数据中心及网络、大楼等。 根据施耐德电气官网披露的财务报告,其去年实现营收381.53亿欧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同比增长11%至70.83亿欧元。其中,亚太地区营收占总营收的27%。 2024财年,施耐德电气亚太地区的能源管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9%。中国市场中,建筑领域业务出现下滑,但数据中心终端市场的销售增长良好,电力生产领域仍保持积极的增长势头。 施耐德电气首席执行官Olivier Blum在2024财年财报中表示,加速能源转型将是施耐德电气未来的重点事项之一,该公司将通过提供创新的可再生能源生产、电网现代化和能源储存解决方案,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梁超指出,中国新能源行业在技术、产业链方面引领全球,且施耐德电气对新能源需求较大的全球客户主要集中在中国。 因此,施耐德依托“中国中心”战略,在中国建立了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机制,以紧密贴合中国引领的行业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

Read More
2025-06-24

德赢·(VWIN)官方网站-AC米兰官方合作伙伴 – 远景动力调整在美战略:宝马订单全球交付,储能产线率先投产

图片来源:远景动力 近期,受美国电动车政策不确定性等影响,远景动力表示:已主动调整在美布局,暂缓南卡超级工厂推进直至政策明朗,公司在田纳西州的储能电芯工厂已在4月顺利投产,正加快爬产,满足当地客户高品质储能产品需求,有效支撑市场开拓。 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上台以来,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叫停扶持美国电动车产业的政策。 上个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将大幅削减上一届拜登政府对于清洁能源的补贴力度,其中包括基本中止为电动车消费者提供的税收抵免。 根据拜登政府2022年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满足一定要求的电动车有资格享受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特朗普叫停电动车扶持政策,将导致美国的动力电池需求不确定性增加,电池制造商不得不收缩投资。 远景动力同时表示,原定南卡超级工厂供货宝马的46系大圆柱产品,将由远景动力全球供应链提供:全新一代大圆柱产品已在远景动力无锡江阴超级工厂下线,首批已运至美国,供货宝马全球电动平台车型。 远景动⼒⼤圆柱产品,持续发往海外 作为宝马集团新世代车型核心动力来源,46系大圆柱电池将由远景动力全球供应链体系持续供货。为满足更大规模的交付需求,具备更高生产效率的产线正在远景动力沧州超级工厂加速部署,于今年下半年量产。 2022年10月,宝马集团宣布远景动力将为其新世代纯电平台提供高性能、高安全、低碳排放的46系圆柱电池。新平台车型包括供应全球市场的X7、X3车型,以及面向北美拉美市场的X5、X6车型。 今年2月,宝马正式宣布即将量产装车46系圆柱电池。除远景动力外,宝马新世代纯电平台46系圆柱电池的供应商还包括亿纬锂能和宁德时代,两家公司将主要在中国和欧洲市场为宝马供应46系圆柱电池。 作为全球化布局最早、主流市场覆盖全面的电池科技公司,远景动力目前在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布局了多座电池制造基地。在美国市场,该公司先后布局了田纳西、肯塔基和南卡三座工厂。过去一年中,远景动力在中国沧州、日本茨城,法国杜埃的工厂均已投产,供货电动汽车与储能行业的全球头部客户。 [...]

Read More
2025-06-24

南宫・NG体育全新升级,打造专业运动体验 – 持续加码投资,这家德国百年工业巨头坚定看好中国市场

恩福(中国)研发中心暨无锡恩福新厂房效果图,图片来源:科德宝 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 “中国市场蕴含的机遇与科德宝长期的战略规划高度吻合,我们持续看好在中国本土投资的价值。” 6月11日,科德宝集团中国地区代表王嘉毓,在2025年中国媒体见面会上向界面新闻等媒体表示。 成立于1849年的科德宝是一家来自德国的家族企业,距今已有176年历史。其主要业务板块涵盖密封与振动控制技术、技术纺织品与过滤、清洁技术与产品、特种产品四大领域,旗下共设有十家业务集团。值得一提的是,这十家业务集团均在中国有所投资。 据王嘉毓介绍,科德宝三大长期战略重点包括移动出行转型、数字化、可持续发展三方面。该战略与中国新型工业化目标以及新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中国市场的新兴产业高度契合。“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在中国的海量机遇。”王嘉毓说。 1923年,科德宝首次通过代理商向中国出口皮革,并就此开启了与中国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贸易往来。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科德宝的第三大市场。 2024财年,科德宝实现销售额119.5亿欧元(约合978.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其中,科德宝在大中华区的销售收入达10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了5.9%,约占集团总销售额的一成。 王嘉毓表示,科德宝目标在欧洲、美洲、亚洲的销售额各占到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达到均衡分布,“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表现,对于完成这个目标而言至关重要。” 1994年,科德宝在中国内地成立首家工厂。30年后的2024年,科德宝已在中国设立80多个分支机构,包括27家工厂,拥有超过7000名员工。 王嘉毓指出,科德宝近年来在中国的发展稳健,最重要的原因是科德宝对于中国整体市场的信心。 今年5月底,科德宝旗下的恩福(中国)技术中心暨无锡新厂房正式开幕。恩福(中国)由科德宝和日本NOK株式会社共同建立,主要产品组合包括密封类、减振类、导电类及单品类。 恩福(中国)技术中心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逾2万平方米,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计划布局新能源汽车、氢能与燃料电池、风电设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方向。 恩福(中国)技术创新本部本部长于楠向界面新闻表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能够给恩福(中国)提供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

Read More
2025-06-24

JRS低调看nba直播 – SNEC 2025:光伏巨头钱紧缩展台,储能反客为主

SNEC场馆外 图片拍摄:马悦然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大家都穷得很具象化。” 2025年上海SNEC光伏展开幕前,一家知名二线硅片制造厂内部人士对界面新闻笑称。今年,因为囊中羞涩,他们决定不再参展。 该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像他们这样的企业,即使参展面积不大,办展台加上其他细碎的支出费用,最少也要100万。 6月10日,在上海连续的阴雨天中,2025年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下称SNEC展)开幕了。 11号是正式开展第一天,界面新闻记者早上来到国家会展中心时发现,与以往年不同,今年展馆外不再有铺天盖地的企业广告,最为醒目的那几块是SNEC官方宣传牌。 在光伏行业最鼎盛的前两年,在SNEC展会举办期间,上海各大交通枢纽都是光伏产品的相关广告。即使新能源属于“TO B”制造业,高调的企业们仍争先砸钱吆喝。 据SNEC主办方公布的数据,2024年,展会展览面积超38万平方米,有全球超3600家企业参展,预计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今年数据显示,展览面积与去年一致,参展商是3000+,同比减少约600家。 多位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透露,SNEC的展会每平米要价2000元以上,是所有新能源展会中最贵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企业展台面积很大,加上搭建费、人工费等,一次SNEC展会的支出将达到数百万元,甚至千万元。 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多数光伏主产业链企业陷入亏损状态,失血严重。在这样惨烈的行业背景之下,很多企业无法拿出钱参展。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愿意来参展呢?界面新闻在与参展商沟通了解到,一方面,这种行业盛会有诸多客户、合作方参加,是交流的最佳平台;另一方面,为了证明企业还活着。此外,光伏行业中民企居多,头部企业在宣传方面较为重视。 不过,今年诸多企业缩减了展台面积。界面新闻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华为应是本次展会面积最大的参展商。协鑫集团、TCL中环(002129.SZ)及TCL光伏科技、阳光电源(300274.SZ)、隆基绿能(601012.SH)、正泰等企业,展台面积也较大。 …[...]

Read More
2025-06-24

九球体育(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 伊以冲突引爆油市,油气股掀起涨停潮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田鹤琪 在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背景下,油气概念股逆势走强。 6月13日上午开盘,通源石油(300164.SZ)、准油股份(002207.SZ)、贝肯能源(002828.SZ)、中曼石油(603619.SH)竞价涨停,科力股份(920088.BJ)、潜能恒信(300191.SZ)、宝利国际(300135.SZ)、洲际油气(600759.SH)高开超10%。 截至当日收盘,科力股份收涨29.98%,通源石油收涨19.91%,首华燃气(300483.SZ)、潜能恒信、贝肯能源、中曼石油均涨超10%。 图片来源:同花顺 港股油气股同步走高。山东墨龙(00568.HK)最高涨幅超160%,MI能源(01555.HK)最高涨70%,中石化油服(01033.HK)最高涨近70%。 消息面上,地缘政治风险重燃。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6月13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打击。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称,以色列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表示以色列对伊朗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预计不久的将来会有针对以色列及其平民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以军称,伊朗拥有足够的浓缩铀,可以在几天内制造出多枚炸弹,因此需要采取行动应对这一“迫在眉睫的威胁”。 受此影响,国际油价大幅飙升。6月13日早盘,国际油价快速拉涨。其中,WTI攀升至76美元/桶附近,涨幅达到12%,刷新今年2月3日以来新高;布伦特油价逼近78美元/桶,涨幅达到10%,刷新2月21日以来新高。 界面新闻注意到,上述多家油服公司股价大涨,而“三桶油”股市表现较为平淡。A股方面,中国石油(601857.SH)涨1.24%,中国石化涨0.68%,中国海油(600938.SH)涨2.98%。 港股方面,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涨1.7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涨1.43%,中国海油石油(00883.HK)涨2.07%。 kpler高级原油分析师徐牧宇对界面新闻解释称,此轮油价上涨是市场对潜在供应中断风险的提前反应。如果冲突持续升级,在极端情况下,伊朗的能源设施可能受到袭击,原油出口将受到影响。届时市场将需要其他产油国增产以弥补供应缺口。 …[...]

Read More
2025-06-24

黑白体育(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 中创新航遭宁德时代申请强执致歉,此前因诋毁案被执行222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因中创新航未履行致歉义务,宁德时代申请强制执行。 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了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等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公告显示,中创新航于2022年7月27日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的行为构成商业诋毁,判决中创新航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在其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案件流程信息显示,今年4月,该公司已因此案被执行222万余元。 双方纷争由来已久。自2021年起,宁德时代陆续针对中创新航提起多项专利诉讼,索赔总额一度超6亿元,涉及 “正极极片及电池”“防爆装置”“集流构件和电池”“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 等多方面专利。 在已宣判的案件中,双方互有胜负。例如,2023年2月,福州中级人民法院就 “正极极片及电池”“锂离子电池” 两项专利侵权诉讼作出一审判决,中创新航均被判侵权,需向宁德时代总计赔偿5710万元。但后来最高人民法院撤销了该判决,并驳回宁德时代的起诉。而围绕 “集流构件和电池” 的发明专利诉讼,中创新航也曾被判向宁德时代赔偿296万元。 面对专利诉讼,中创新航一方面向最高院提出上诉,另一方面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申请,要求判定涉诉宁德时代专利无效。 2024年10月,中创新航首次以原告身份起诉宁德时代及特斯拉、极氪等车企销售公司,指控其侵犯 “液冷板式电池模组” 等四项专利,索赔金额逾10亿元,超过宁德时代向其索赔的总额。 中创新航前身为2007年在洛阳成立的企业,后在2023年更名为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之前,其于2022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

Read More